十世祖(乡2世):萬七郎公,諡啟裔,妣佘氏,諡溫慎。公妣合葬岸陽寨對面高山上 沖天蠟燭形丁山癸向。公住八圖郷南門坑。晚娘生二子:1念二郎、2念三郎(綿基)。十世叔祖 萬二郎公,妣曾氏,子孫遷徙微田赤石等處立業,後裔未詳。
十世叔祖 萬三郎公,妣鍾氏,子孫遷徙微田赤石等處立業,後裔未詳。
十一世伯祖 念二郎公,妣曾氏。子孫遷徙以及後裔未詳。
十一世祖(乡3世):念三郎公,號全,諡綿基,妣張氏大娘,諡專靜.二娘等未詳錄。 公生於明成化元年乙酉(1465)十月十一日午時,卒于嘉靖辛酉年(1561)二月十一日亥時,享壽九十七歲.綿基公在揭陽八圖鄉南門坑遷徙至岸陽建寨開基,開創理明祠達。公 自幼勤學自明地理,移父母金骸于岸陽高山名穴安葬.公卒葬岸陽八鬥種飛鳳形 甲山庚向 酉水過堂 申水逆來 水口出坤。妣張氏,生於成化丙申年七月2日未時,卒于嘉靖庚申五月初十日辰時.享壽85歲.葬于良田肚赤水、美女梳妝(拋梳)形。 生四子:l永達《天房》、2永鸞、3永海、4永貴《地房》。
十二世伯祖 永達公, 名大一郎,妣邱氏、謝氏。夫婦葬未詳 生一子:劉萬。 永達公 大埔頭宗祠立為《天房》
十二世伯祖 永鸞公, 名大二郎,妣張氏。夫婦葬及子孫未詳。
十二世祖(乡4世):永海公,號衍褚 名大三郎,妣黃氏,諡懿慈。公生於明正德戊辰年(1508)四月十日子時,卒于萬曆甲申年(1584)11月23日未時,享壽七十七歲.葬良田中心村鳥鷯崗虎形、癸山丁向,水口出丁,涵孔水丁,左右雙水會明堂,火磚墳,有石碑.妣黃氏,生於明正德二年丁卯(1507)12月24日卯時,卒于萬曆已亥年(1599)十月17日巳時,享壽93歲.葬于良田葉錫坑寨背後高溜下、大坐人形臍中穴,又喝為仙人獻掌形,坭墳無碑。子孫後裔住良田中心村桐樹坪,分居石結到 等處立業。 生六子:1倚峰《博房》(禮)、2見川《厚房》(樂)、3見泉《高房》(射)、4見溪《明房》(藝)、5昆峰《悠房》(書)、6宙泉《久房》(數)。
十二世叔祖 永貴公,名大四郎 妣邱氏 夫婦葬未詳。生三子:1光、2中、3正
清朝乾隆年 有子孫居陸豐縣八萬郷羅庚山等處立業,有八百多裔孫。
永貴公 大埔頭宗祠立為《地房》
十三世祖(乡5世):小一郎公,號倚峰,諱英,字子才,諡詒燕,妣柔勤邱太、慈順張太、幽靜曾太。公生於明正德癸巳年(1533)二月初七日亥時,卒于萬曆丙申年(1596)十月初八日子時,享壽六十四歲,葬于良田葉錫坑高溜下、黃婆欖子形、癸山丁向。妣邱氏,諡柔勤,生卒年未詳,與公合葬。妣張氏,諡慈順,葬于良田三社肚羊壢坑面上、觀音坐蓮形。妣曾氏,諡幽靜,生於明嘉靖癸醜(1553)三月初七日未時,卒於天啟乙丑年(1625)9月25日子時,享壽73歲,葬于河婆龍潭約泉水塘寨背後左片角頭官塘尾、坤山艮向、水口出艮。生五子:1十一郎(一元)、2十二郎(一仁)、3十三郎(一達)、4十四郎(一顯)、5十五郎(一偉)。
小一郎公 大埔頭宗祠立為《博房》 (揭西六房傳世人口最多的支系)
十三世叔祖 小二郎公,號見川,諱思,妣邱氏,曾氏。公生於明正德乙未年(1535)11月19日子時,卒年及葬未詳。妣邱氏、曾氏生卒年及葬未詳。生二子:1一輝、2一鳳.
小二郎公 大埔頭宗祠立為《厚房》
十三世叔祖 小三郎公,號見泉,諱欽,妣陳氏、邱氏、楊氏、曾氏公生於明正德戊戌年(1537)八月23日亥時,卒年未詳.住良田桐樹坪,又分獅頭約、安福圍、老屋家等處立業。妣陳 邱 曾 楊氏生卒年未詳。公妣合葬豐順蟾蜍田甜竹園(資料由豐順宗親提供)。生五子:1一興(榮我)、2一旺(達我)、3一鍾(養我)、4一貫(會我)、5一翰(毓我)。
小三郎公 大埔頭宗祠立為《高房》
十三世叔祖 小四郎公,號見溪,諱崇,妣周氏、邱氏。公生於明正德辛醜年(1541)四月初七日未時,卒年未詳.妣周氏、邱氏生卒年未詳.公葬河婆龍潭約關山寨背右肩角頭。子孫住白泥溜田心寨,又分惠州等處創基立業。生四子:1一堯、2一威、3一捷、4一爵。
小四郎公 大埔頭宗祠立為《明房》
十三世叔祖 小五郎公,號昆峰,諱佐,號書,妣藍氏。公生於丁未年七月19日丑時,葬良田中心村地喝吊狗形,妣藍氏葬河婆龍潭約官塘埔。生四子:1養化(一賢)、2養衷(一聖)、3養初(一道)、4省衷(一德).子孫住中心村 塗樹坪 陂尾樓 江屋寨 桐樹坪 惠州東莞 等處立業。
小五郎公 大埔頭宗祠立為《悠房》
十三世叔祖 小六郎公,號宙泉,諱權,妣陳氏、張氏。公與妣生卒年未詳.公妣合葬于良田中心村,七星伴月形.子孫住葉錫坑 田心寨 岸陽寨 楊梅到 石結到 水溜等處立業。生二子:1啟宇、2前宇.
小六郎公 大埔頭宗祠立為《久房》十四世伯祖 十一郎公,名隱延.諱一元,字士楚,妣何氏。公與妣生卒年及葬未詳.公系尚彩之祖,子孫住良田三社肚田心寨等處立業,子未詳。
十四世伯祖 十二郎公,號毅宇,諱一仁,字士宏,妣柯氏。公與妣生卒年未詳。系容若公之祖,公妣合葬于良田赤溜頭左片牛角垠.子孫未詳.
十四世伯祖 十三郎公,號隱明,諱一達,字士昌,妣鄭氏.公與妣生卒年及葬未詳.生下子孫遷居惠州東莞縣清溪(羅裙埔村),又分石頭嶺、劉屋圍、東莞塘廈,清溪裔孫約近二千多人,至1989年該處20世“吉”字輩已生男育女了。
十四世祖(乡6世):十四郎公,號逸衡,諱一顯,字士雅,諡桓真,妣專靜李太。公生於明萬曆甲申年(1584)10月20日丑時,卒于清順治丙戌年(1646)四月21日午時,享壽六十三歲。妣李氏,諡專靜,生於明萬曆乙酉年(1585)九月23日子時,卒於清康熙戊申年(1668)四月初二日酉時,享壽84歲。原葬灰寨面前。後遷移與公合葬于龍潭約謝洞高田山壬山丙向 水口出丙。子孫住橫江風門凹。公原籍住岸陽寨,後移居中心村桐樹坪、良田等處。又移居橫江風門凹,至第四子能臣公才徙至龍潭約起龍圍開刨基業。 生四子:l國治、2國昭、3國閨、4國銓(能臣)。
十四世叔祖 十五郎公,號完質,諱一偉,字士傑,妣李氏。公與妣生卒年未詳.公妣合葬於赤溜頭左片庵子山 子山午向.係列九之祖.後裔未詳.
十五世伯祖 國治公,妣葉氏.公系善長之祖.遷東莞官倉創業。後裔未詳,
十五世伯祖 國昭公,妣鄭氏.公系振三之祖。遷東莞官倉創業.後裔未詳.
十五世伯祖 國閨公,妣汪氏.子孫住惠州東莞 青草溜 烏石樓等處.後裔未詳。
十五世祖(乡7世):國銓公,號莊毅,諡能臣,妣王太、庶妣廖太。公 冠帶榮身,生於明朝天啟丁卯年(1627)五月初七日辰時,卒於清康熙乙酉年(1705)六月初九日午時,享壽七十九歲。葬于河婆龍潭約松林埔、昂天海螺穴、亥山巳向、室宿十八度,後於癸酉歲(1973)五月十九日申時,遷葬於泉水塘赤溜頭左片庵子山麓、亥山巳向。妣王太,諡勤懿,生於明崇禎元年戊辰(1628)八月24日子時,卒於清康熙癸巳年(1713)八月14未時,享壽86歲。葬于龍潭起龍寨背後山腳車嘴嶺下、亥山巳向、烏鴉落洋形。庶妣廖太,諡勤慧,生於清順治庚寅年(1650)正月初四日酉時,卒于雍正丙午年(1726)十月26日亥時,享壽77歲。葬於河婆獅頭約橫江肚朱墳嶺寨背後山上,坐西向東、風吹羅帶形、乾山巽向、水口出甲、室宿十八度。 生十四子。1紹箕 2紹裘 3紹韜 4紹略 5紹熏 6紹篪 7紹全 8紹金 9紹嶽 10紹瀆 11紹淳 12紹熙 13紹騧 14紹美
注:此祖永海公即大三郎公,生六子,以:禮、樂、射、藝、書、數為號。至建宗祠,又以:博、厚、高、明、悠、久為次,分為八大房:永達為天房;永貴為地房;倚峰為禮(博)房;見川為樂(厚)房;見泉為射(高)房;見溪為藝(明)房;昆峰為書(悠)房;宙泉為數(久)房。
能 臣 公 十 四 子 簡 介
王氏生1 貢元 芳春公 字紹箕 號紫溪 諡端泓 妣李氏、陳氏。生五子。
王氏生2 國學 芳聲公 字紹裘 號蜚苑 諡敏慎,妣陳氏、張氏。 生九子。
王氏生3 貢元 芳世公 字紹韜 號奮百 妣蔡氏、蘇氏。 生五子。
王氏生4 國學 芳桂公 字紹略 號勖三 諡英侃,妣楊氏。 生四子。
王氏生5 武庠 殿相公 字紹熏 號天佑 諡端惠,妣張氏。 生三子。
廖氏生6 國學 昌運公 字紹篪 號應伯 諡端愨,妣李氏。 生九子。
王氏生7 國學 芳遠公 字紹全 號兼士 諡端愷,妣張氏。 生五子。
廖氏生8 武庠 際隆公 字紹金 號麗州 諡質敏,妣黃氏。 生三子。
廖氏生9 國學 芳名公 字紹嶽 號中山 諡悲融,妣李氏、薑氏。 生六子。
廖氏生10貢元 芳槐公 字紹瀆 號公樹 諡公樹,妣蕭氏。 生五子。
廖氏生11武庠 漸進公 字紹淳 號連之 諡速之,妣張氏。 生七子。
廖氏生12監元 大章公 字紹熙 號煥文 諡英惠,妣謝氏。 生四子。
廖氏生13庠生 芳秋公 字紹騧 號周瑞 諡端容,妣曾氏。 生一子 傳五孫。
廖氏生14貢元 芳範公 字紹美 號憲章 諡端賢,妣韓氏。 生六子。
十六世祖(乡8世):芳桂公(能臣公四子、称四房公,本人先祖),字紹略,號勖三,諡英侃,妣孝貞楊太.公系國學生,拔京監元之職。生於清康熙甲辰年(1664)11月14日戍時,卒於康熙癸未歲年(1703)八月初八酉時,享壽四十歲,葬於獅頭約藍福田羊角埔坐東向西甲山兼卯心宿四度木火通明。妣楊氏,生於清康熙丁未年(1667),卒於乾隆丙寅年(1746),享壽八十歲,葬于龍潭約赤溜頭嶺下坐北向南乾山兼亥一分。子孫居大埔頭,移山樓,高安樓,南福田,新寨,天昌樓,上下橫塘,田陂,黃麻崗,關山,井田 南山 等處立業。生四子:1尚孝(溫良)、2尚昴(肫厚)、3尚開(誠敏)、4尚禹(恭靖)。
十七世祖(乡9世):尚孝公,號兆豐,諡溫良(系四房公長子),妣淑惠蔡氏。生於清康熙甲子年(1684)八月19日辰時,卒於乾隆乙丑年(1745)五月28日未時,享壽六十二歲,葬於大塘排午山子向.妣蔡氏,生於清康熙乙丑年(1685),卒于雍正甲寅年(1734),享壽五十歲,與夫合葬。裔住大埔頭 移山樓 田背園 南福田 坪山等處立業。 生四子:1盛安、2盛國、3盛振、4盛驚。
十八世祖(乡10世):盛振公(尚孝公三子),諡惠康,妣張太孺人。生於清康熙辛卯年(1711)九月十四日戍時.卒于乾隆丙申年(1776)六月十六日酉時,享壽六十六歲,葬于本山朱坑徑員凸山坐南向北未山醜向兼丁丁醜未分金。妣張氏,生於清康熙辛卯年(1711),卒於乾隆庚戌年(1790),享壽八十歲,葬於大塘尾。生四子:1元助、2二福、3貴祿、4應丁.
十九世祖(乡11世):統鵬公 字二福 號延爵 諡 質誠,妣黃太。生於清乾隆丁巳年(1737)九月初四寅時,卒于嘉慶丁醜年(1817)12月19日寅時,享壽八十一歲,葬龍潭約鋸枋坑山上 坐南向北 丁山癸向兼醜未庚子午分金。妣勤助黃太,生於清乾隆甲子年(1744),卒於乾隆庚子年(1780),享壽三十七歲,葬獅頭約塘背曆背後山上 坐北向南 亥山兼壬一線已亥已分金 木局地喝蛇形。裔住大埔頭、麻竹園 係于嘉慶五年庚申歲卜築一樓《移山樓圍屋》中棟正屋戍山辰向兼辛乙天井放乙水歸巽而去。 生三子:1永珍、2永明(業算)、3永和(業琴)。
二十世祖(乡12世):永珍公,字南金,號象元,諡端信,妣賢柔陳太。生於清乾隆戊子年(1768)11月23日寅時,卒于道光辛醜年(1841)十月初四午時,享壽七十四歲,葬于龍潭約黃竹徑沙坭壟寨面對門癸山丁向 木局壬子壬午分金牛宿七度。妣陳太生於乾隆辛卯年卒于道光癸卯年,享73歲,葬大埔頭寨面前曲塘背後 洋心辛山乙向水土局。 生六子:1從竹(仁合)、2從進(義合)、3從商(禮合)、4從足(無嗣)、5從姜(智合)、6從占(信合)。
二十一世祖(乡13世):從竹公,號 文林 諡 敦慈,妣惠賢張太。國學生,生於清乾隆已酉年(1789)七月二十日寅時,卒于咸豐庚申年(1860)正月23日子時,享壽七十二歲.葬於獅頭約鳳岐塘寨左片上角大埔崗垠山坤向兼醜。妣張太,生於清乾隆壬子年(1792),卒于同治丁卯年(1867),享壽七十六歲,葬於大埔頭寨對門嶺申山寅向。裔居麻竹園 移山樓等處立業《稱仁合派》。生三子:1曾娘、2茲九、3茲十。
二十二世祖(乡14世):茲十公(從竹公三子),字景明,國學生。公 ~道光年生 卒年未詳,妣清儉張太。生七子均係國學生,傳三十七孫,居移山樓泰安樓。生七子:l興壯、2興知、3興健、4興薇、5興美、6興日、7興月。
——————-
以上省略:
二十七世孙(乡19世):劉漢龍,字善旺。妣河婆厚埔张氏,育二子:吉浩(90后)、吉越(00后)——-往后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