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河婆张姓"娘妈生"于2009年第二批申报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获***部门批准 "娘妈生"是妈祖诞辰前后,揭西县河婆街道张姓居民自发组织的以"妈祖托梦救东溪"为主要内容,以缅怀先贤、感恩妈祖为主题的集体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它源于河婆张姓居民广为流传的"妈祖托梦救东溪"的美丽传说:四百多年前,河婆张氏三世祖乐业的独生子南光为了保护村人的利益,在自己开挖的水渠放水时,遭屯垦军人毒打,反击时失手打死军人,他伯父的三个儿子笃惠、东溪、西泉争着冒名顶替救南江,后用拈签决定,由东溪顶罪。这种孝悌行动感动了妈祖。临刑前,妈祖托梦给东溪,指引他逃脱免受刑罚回到家。为感恩妈祖,张姓人把妈祖当作再生父母,称她做"娘妈、妈太"。并在张姓始祖墓地所在的浮岗山上建天后宫,把妈祖像供奉在宗祠神龛龛顶,作为祖宗一起祭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娘妈生日,按拈签的顺序在北坑、厚埔、下滩三个村祭祀妈祖和笃惠、东溪、西泉、南江四位祖先,并聚会、演戏。后来,迁到乡肚、溪角的村民也跟在这三个村的后面也举办这一活动。几百年来,"娘妈生"活动经久不衰。解放后"娘妈生"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停止,1958年,浮岗山的天后宫被废,1980年恢复演戏。接着,下滩、厚埔、北坑、乡肚、溪角等村相继建立了天后宫(或行宫),并在宫前建起广场及舞台作为"娘妈生"祭祀、聚会和演戏用。1996年,张氏宗亲联谊总会成立,具体负责"娘妈生"的组织活动。
张姓村民举办"娘妈生"活动起于何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在后埔村建总祠时,就已经把圣母像立于神龛龛顶这一事实看,最少也有230多年的历史了。
河婆"娘妈生"活动,一是感恩妈祖,宣扬感恩奉献精神,具有凝聚力,可以营造安定、祥和气氛,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极大作用;二是缅怀先贤,吸引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对联络乡谊,发展地方经济也有积极的作用:其中的祭祀、演戏继承了传统文化特色,不仅保护了传统民间文化,而且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揭西大地,素有“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誉,民俗风情淳朴,自然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是一个旅游胜地。妈祖文化也是旅游文化。我们通过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大爱精神来推动揭西旅游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里旅游观光。对进一步弘扬妈祖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民族美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海内外人士的交流,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借助揭西县***用心打造横江河两岸走廊景观休闲带,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旅游事业的举措,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促使我们向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推动揭西全域生态旅游发展。